◎文| 刘星雨
复星一直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整合式创新的实践不仅包括CAR-T疗法的引入研发,也包括自研创新药的成功、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地、翌耀科技不断开拓新赛道等等。近期,《复星商业报告》聚焦复星的创新故事,展开讲述了复星在创新之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果。
何以“治愈”?唯有创新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常见肿瘤之一,中国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六,即每十万人口中约有6人罹患淋巴瘤,并且发病数呈快速增长趋势,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也让肿瘤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秦阿姨在2017年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曾先后经历12次化疗却仍未能控制病情,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CAR-T临床试验后已“无癌”健康生活超过六年,实现了临床“治愈”。
“治愈”力量的背后,是复星坚持不懈的创新。在全球首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前,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 Pharma合资成立复星凯特,引入CAR-T技术,完成技术转移。在本土生产的CAR-T产品奕凯达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细胞治疗类产品,目前已经惠及800余位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另外,复星旗下CAR-T平台应用强大的研发能力、管线生产能力加上奕凯达获批上市两年积累的临床数据探索更多适应症的开发。
2023年6月21日,奕凯达二线适应症正式上市,用于治疗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奕凯达从上市到二线适应症获批,意味着患者可以尽早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更早接受CAR-T治疗,减少病痛折磨。
近期,复星凯特正式更名为复星凯瑞,复星医药全资持有复星凯瑞,坚持聚焦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将“治愈”进行到底!
整合式创新
整合式创新的实践是一套组合拳,除了CAR-T产品的引入和研发外还有:聚焦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等高发癌种的自研创新药;逐渐实现国产化落地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on系统;从汽车一路开拓到新能源、食品酒水行业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提供者。
复宏汉霖作为复星旗下的医药创新平台,自主研发的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药物。
小细胞肺癌是最凶猛、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由于缺乏高效的治疗方案,也被称为“治疗荒漠”。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又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市场调研以及临床应用的反馈作支撑,复星一直十分坚定地推进在治疗这一适应症上的研发试验。
一般用“横空出世”来形容汉斯状,既是因为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药物,又能很贴切地形容汉斯状的治疗机制:在癌细胞通过伪装来欺骗“免疫警察”T细胞时突然降临,和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相当于堵住了T细胞的耳朵,任凭癌细胞怎么喊“我是好细胞,别杀我!”
完全没用!T细胞立刻出击杀死癌细胞。
汉斯状已对外授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首批海外发货。这款自研创新药的成功印证了复星的原研能力,也用出海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复星与美国直观医疗紧密合作,推进有“外科手术之王”之称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落地,咱们国内也能研发、生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了。此外,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在国内获批上市后逐渐在医院完成装机。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新产线、Ion系统耗材生产线已在上海浦东的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启用,引入技术+国内落地生产的下一步就是: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翌耀科技在整合式创新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9年,复星旗下翌耀科技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提供商FFT。收购完成后,翌耀科技能服务宝马的新能源动力系统,也能为食品酒水行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整合创新的下一步就是:把赛道打开、为更多客户解决问题。
2024年上半年,复星的创新投入共35亿,这些投入将继续转化为创新药、尖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金融服务、家庭消费领域盈利增长的动力。复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整合,解决客户的真正需求,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