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商业报告

一枚“生物导弹”改写癌症治疗格局

复星人 2025年07月31日

  在癌症治疗领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直是一个难题。有没有一种治疗方式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过去十年间,PD-(L)1为代表的抗体开创了肿瘤免疫疗法的时代,同时一种被称作“智能生物导弹”的ADC药物也在改写抗癌治疗格局。

  当两者相遇,会发生什么?复星旗下的生物药创新平台复宏汉霖发布的HLX43的I期临床数据显示,这一PD-L1ADC药物,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胸腺鳞状细胞癌(TSCC)患者人群中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那么PD-L1 ADC是什么?它又为何如此神奇?

  ADC,一枚智能生物导弹

  想搞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先讲讲什么是“肿瘤免疫疗法”。

  在人体中,有一支“免疫护卫队”——“T细胞”部队,它能够主动清除变异细胞和外来入侵,PD-1正是这支部队的“发令官”,它负责识别外来者“是敌是友”,进而向T细胞部队发送进攻与否的指令。

  而肿瘤细胞上,有一个PD-L1,它恰好非常善于伪装,能够轻松混入PD-1的队伍,混淆视听,让T细胞收不到进攻信号的,肿瘤细胞便得以大肆进攻。

  PD-L1抑制剂,便是一道“安检门”,它能够戳穿PD-L1伪装,重新激活T细胞进攻癌细胞的能力。

  我们的另一位主角,ADC(Antibody drug conjugates),则属于靶向药物的一种,它的中文名叫“抗体药物偶联物”,主要由抗体、连接子和毒素三部分组成。与一般靶向药物不同,ADC有着“精准打击”的特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几乎不影响正常细胞,极大的降低了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因此,ADC药物也被称作“智能生物导弹”,具有“精准”与“智能”的特性。抗体便是它的“制导系统”,精准定位肿瘤细胞;连接子负责“导弹”的携带和释放;毒素则如同“弹头”,对肿瘤细胞进行致命一击。

  当PD-L1遇上ADC

  ADC固然神奇,不过,过往市场更多的把ADC定位为化疗的迭代手段,然而当“PD-L1”遇上“ADC”,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简单说,PD-L1 ADC便是给“智能生物导弹”填充上了威力更为强大、打击更为精准的“弹头”, 让药物兼具免疫治疗药物和靶向ADC 的双重功效。

  为什么怎么说呢?这就要说到PD- L1的特性。首先,PD-L1是一个泛肿瘤靶点,这意味着PD-L1 ADC,能够使用的肿瘤类型更为广泛。同时,PD- L1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有限,这意味着,它对于正常细胞的损害有限。并且,多项研究证实,PD-L1抑制剂在肿瘤细胞中可内化,这一特性将使PD-L1 ADC的有效载荷能被递送至细胞内靶点,并最终在细胞内释放,使其更高效。

  HLX43能否改变癌症治疗格局?

  无论是免疫疗法,还是ADC,都不是新鲜的概念,然而据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直到今天,全球也仅有 2 款靶向 PD-L1 ADC 进入临床阶段。这是因为,PD-L1 ADC并非简单的1+1,更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长期的医药研发积累。

  复宏汉霖的HLX43 立项于2022年5月,仅用1年半的时间便带来了一份惊艳世界的临床数据,更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Ⅱ期的PD-L1 ADC。

  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HLX43的I期临床数据首次发布,验证了这一ADC分子高效低毒的潜质和安全性可控的特性。其展现出的从抗体、连接子到载荷、载药量的全链条技术优势,让HLX43有潜力承接对K药、O药不响应或耐药的患者,对于化疗等治疗失败的后线患者具有潜在疗效。

  差异化布局屡创“全球首款”

  HLX43惊艳表现的背后,是复星在生物医药领域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针对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复宏汉霖现有管线覆盖超过50个分子,囊括单抗、多抗、抗体偶联药物(ADC)、融合蛋白、小分子药物等药物形式。而差异化的创新研发策略,加上高效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复宏汉霖在创新药领域屡屡取得突破。

  像拳头创新产品H药 汉斯状,以差异化适应症切入,成功攻克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是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并在美国、欧盟、瑞士、韩国获得孤儿药资格,今年6月,汉斯状也先后在英国、印度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HLX22,瞄准胃癌高异质性的临床治疗需求,通过开发不同的结合表位,研发出用于胃癌治疗的新型HER2双靶向疗法,有望重塑晚期胃癌的一线标准治疗。

  差异化的根本,是寻找“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也是复星“以患者为中心”,做质量好、更可及生物药理念在创新研发段的体现。除了复宏汉霖布局常见的癌症领域,复星医药还在罕见病、重症疟疾、慢病等多个领域布局,致力于填补治疗空白,并与产业基金合作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 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

  也许下一个国际化创新大药,就在复宏汉霖50多个在研管线之中。